2014年3月30日 星期日

老年人練太極拳三成人練出膝關節傷

摘自 老年人練太極拳三成人練出膝關節傷

太極拳的健身作用人人皆知,但在練習太極拳的人群中,卻出現了程度不同的關節損傷。有人對某地堅持練太極拳者做過一次抽樣調查,發現近30%的人膝關節半月板有程度不同的損傷,而且總是不好,更有甚者,膝關節造成了永久性的傷害。損傷的原因,一是練拳時急於求成;二是姿勢不正確。

初學太極拳不能急於求成

老周練太極拳15年,現在是單位裏的太極拳教練。回憶起10多年來的練拳故事,他感觸最深的是,一定要找位好師傅,否則要走彎路。走彎路,不僅效果達不到,還會練出關節損傷。
老周當年學拳,是在廣場上跟著大家一起做,邊做邊學。剛練了一周,膝關節開始疼起來。“鍛煉哪能不吃苦?”老周在心裏給自己打氣,但當時他並不知道,這種疼可不是光靠堅強意志就能解決的,
教練說打太極拳的要領是,全身肌肉放鬆,關節鬆開。老周就徹底把肌肉放鬆了去做,可是他不知,這種放鬆,必須建立在保持關節的正常功能和正確位置的基礎上。在肌肉放鬆的同時,一定要立身中正。反之,如果肌肉鬆懈,姿勢又不中正合規,久之就會造成關節損傷。
老周的問題,在老年學拳者中普遍存在。在練太極拳時,由於全身重量都由下肢承擔,所以少有人說上肢疼痛的,說膝關節疼痛者居多。太極拳講求虛實變換,所以有許多動作,都是一足支撐全身體重。比如,虛步是最典型的步法,即全身重心落於一足,並屈膝下蹲,另一足虛著地。這種動作對膝關節的壓力自然很大。
另外,練太極拳姿勢越低,膝關節承受的壓力越大。初學太極拳時,老周急於求成,對自己要求過高,結果加重了關節疼痛的程度。採訪時,老周反復說,他想借報紙告訴更多的老年朋友,老人練拳是以健身養生為目的,不為競技,不追求比賽成績,所以練太極拳姿勢高一些為好,不要蹲得太低,也儘量避免一足承重。比如,虛步的兩足承重可三七開,即前足三分後足七分。

姿勢正確 可以避免關節傷

前面講的都是壓迫造成的關節傷。除此之外,腳的位置不正確,也同樣容易傷關節。
比如弓步,老周練的是楊式太極拳,楊式太極拳要求,前腳順,即腳尖向前,後腳外撇約四十五度角,如果做錯了,就會造成膝關節損傷。
道理很簡單,分析一下膝關節的結構,就很容易明白。
膝關節如同門上的合頁,不是萬向節,它主要的功能是順著脛骨(小腿)和股骨(大腿)方向向後彎曲,側向扭動的餘地不大,如果硬是側向扭動,動作過大就會損傷半月板,而這種扭傷比受壓迫更為嚴重。所以楊式太極拳的虛步要求開襠,使股骨、脛骨和腳尖三者的方向一致,不能使膝關節外撇或裏扣在腳尖方向之外或之內而呈扭曲姿態,否則會嚴重損傷膝關節。
老周說,初學者出現這種情況也不用太擔心。首先,練拳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姿勢的要求,膝關節與足尖方向要一致,慢慢練,放鬆練,總會掌握要領;其次,練習者如果是年輕力壯可直接從低架練起,但是如果年紀較大或身體瘦弱者或平時缺乏體育鍛煉,建議先從高架練起,即拳架不必要求太低,只要能做到重心的虛實變化就可以。還可以練習站樁作為輔助練習,每次站樁的時間不用太長,適可而止,慢慢增加練習時間,通過這些鍛煉,時間長了下肢的力量可以得到明顯的加強。簡單說,就是拳架先從高練起,時間長了,練低架的時候就不會感到那麼吃力了,而且拳架也會比較松柔。(記者 劉永生)

1 則留言:

  1. 矗鬆橫散,有鬆無散變聚,身站着像高樓,頭是最高者,如頭是五棲,鬆像五樓的東西向下沈,聚向四楼肩,再鬆四樓同五樓的東西沈到三樓腰,變越來越實,下體變緊,最弱是關節必傷痛.正確是將鬆下的東西四散於街外(身外).膝不可過腳尖,不是 copy,不是操,是求養, 每人高低肥瘦不同,都有自己舒服位.找自己舒服位便可,氣才暢通,你覺舒服,人看見也舒服.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