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

楊式太極刀 Yang's Taichi Saber

摘至 楊式太極刀-王朝網路

楊式太極刀又稱十三勢刀,是楊家太極拳械中的著名器械之一,它是以太極拳的方法、要求、風格、特點和應用來進行培訓的刀術。該刀法刀式不多,但式式均能衫,化人攻人尤爲神妙,有砍、剁、_戳、劃、刮、撩、紮、捋、劈、纏、扇、攔、滑等十三字塊和砍剁、刺紮、戳豁、撩腕八種刀訣。楊式太極刀頗爲深奧,可惜迄今得正傳的太少了。楊式太極刀保持了刀術套路矯健,勇猛的特色,但又剛中寓柔,柔中寓剛,其動作速度柔和平穩,行雲流水,動作勁力內勁飽滿,剛柔相濟,動作氣勢中正舒展,敏捷輕靈,動作銜接進退相隨,開合相接,適合大衆學練和養生健身的需要,符合競賽的規範化要求。
一、楊式太極刀概述
楊式太極刀和太極劍一樣,是由太極拳發展而來的,具有太極拳練習的一般特點和要求。但是,太極刀和太極劍也有區別,如“劍重輕靈,刀求穩重“,“刀如猛虎,劍似飛鳳”,“刀走黑,劍走青”(即剛猛與輕靈之別)等說法。太極刀較爲威猛,而太極劍更顯潇灑,在手法和運用方面也有區別。如太極刀與太極拳、劍的運動,都是圈,而刀法運行的圈,“纏頭過腦”爲其突出特點。纏頭刀,即手舉過頭,刀尖下垂,刀背從肩外貼脊背向身後纏繞。
過腦刀是舉刀高過頭,或轉身,或轉刀,使刀從頭頂繞過,但刀背不貼脊背。纏頭過腦,攻防兼備,配合腰功,能使出幾倍于手臂的力量。和太極劍相比,太極刀作爲健身和陶冶性格的手段,不如太極劍那麽普及,但其技擊威力較強,在冷兵器時代,刀的運用比劍廣泛,故而爲習武之重要器械。
太極刀的形狀、尺寸、選材、制作,都有一定要求。就形狀而言,有實用刀和練習刀兩類。
“實用刀”,即古代戰場使用及練武之人防身手,多爲橢圓盤形,故稱“刀盤”,也有其它形狀的。
據說,楊家過去所用太極刀,都是環首的實用刀,特別是楊澄甫先師,對實用刀進行了改革實驗,將護手做成S形(或如意形),下部向後彎曲,保護手指,上部向前彎曲,可用大拇指按住護手增大劈砍力度,也可擋住對方刀刃並施以彎折之力。下圖是實用太極刀的兩種形制。
“練習刀”,即用于學習、表演或健身的刀,木制、剛制均可。其形制,可以和實用刀一樣,但是爲了增強觀賞效果,現多用刀身較寬而扁薄輕巧的鋼制表演刀,彈性好,揮舞發力時,刀尖可抖動有聲,閃光悅目,用于格鬥,則顯軟薄。
練習刀的形狀及各部位名稱,見下圖。其中,護手亦稱“刀盤”“刀格”,刀端亦稱“刀首”,有環者即稱“刀環”。端部裝飾物一般爲彩綢,稱爲“抹頭”,亦稱“刀袍”。實用刀各部位的名稱與此類似。
太極刀亦稱“十三刀”,是以十三字刀法命名,或者說楊式太極刀的套路用十三句歌訣貫穿,其意都是附和八卦五行之數。對于刀法的敘述,說法不一,有的則不止十三字。茲列出以下幾種:
砍、剁、刬、截、刮、撩、紮、捛、劈、纏、搧、攔、滑。(陳炎林《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》)
砍、剁、劈、截、撩、紮、刺、纏、扇、攔、滑、劃、刮。(楊振铎《中國楊氏太極》)
砍、剁、劈、搠、扇、刮、推、撩、擋、架、捛、攔、滑。(蔣玉堃傳,張金普整理《健身太極刀》)
砍、剁、撩、撇、刮、紮、搧、捛、截、滑、劃、刬、纏。(宋志堅《太極拳學》)
劈、砍、剁、截、挑、撩、椎、紮、托、切、抹、斬、帶、攔、掃。(傅鍾文傳《楊式太極拳、刀、劍資料彙編》)
劈、砍、劀、截、挑、撩、推、紮、托、切、抹、斬、挂、帶、攔、掃。(謝秉中《中國太極拳的學與術》)
二、楊式太極刀動作名稱順序
楊式太極刀的傳授,其動作順序都是用歌訣貫穿。目前流傳的主要有兩種,一種是較早期的套路,見陳炎林著《太極拳刀劍杆散手合編》,共16句歌訣;一種是目前流傳較廣的套路,見傅鍾文《太極刀》(1959年)、楊振铎《楊氏太極拳•劍•刀》(1992年)、紮西《楊氏傳統太極劍•刀》(2000年)等,共 13句歌訣。現將歌訣分述如下,其中“太極刀訣一”取自陳炎林著,“太極刀訣二“取自傅鍾文著。
太極刀訣(一)
七星跨虎意氣揚,白鶴晾翅暗腿藏。
風卷荷葉隱葉底,推窗望月偏身長。
左顧右盼兩分張,玉女穿梭應八方。
獅子盤球向前滾,開山巨蟒轉身行。
左右高低蝶戀花,轉身捛撩如風車。
二起腳來打虎勢,鴛鴦腿發半身斜。
順手推舟鞭作篙,翻身分手龍門跳。
力劈華山抱刀勢,卞和攜石鳳回巢。
太極刀訣(二)
七星跨虎交刀勢,騰挪閃展意氣揚,
左顧右盼兩分張,白鶴展翅五行掌,
風卷荷花葉內藏,玉女穿梭八方勢,
三星開合自主張,二起腳來打虎勢,
披身斜挂鴛鴦腳,順手推舟鞭作篙,
下勢三合自由招,左右分水龍門跳,
卞和攜石鳳還巢。
關于歌訣二,“萬縣興隆街“的《太極拳功解》所載《太極刀訣》,及楊振銘、曾昭然、董英傑所傳,最後都加了”吾師留下四刀贊,口傳心授不妄教“兩句。沈壽先生在“吾師留下四刀贊”前面又加“寶刀舞罷神逍遙”一句,成十六句,以圖對偶。李雅軒所傳,或在第三句前加“吞吐含花龍行勢”一句成十四句,以圖對偶,或在此十四句之後再加“吾師留下此刀贊,口傳心授不妄教”成十六句。
楊澄甫弟子蔣玉堃,亦得楊班侯弟子龔潤田傳授,所傳太極刀,與陳炎林所著近似,自編《太極刀單練幫學歌》四十句,基本上包括了陳炎林所傳歌訣的十六句,茲從略。
太極刀的套路,陳炎林所傳爲32式,蔣玉堃傳爲38式,每式有動作名稱。楊振铎、傅鍾文、趙斌所傳,皆按“歌訣二”的十三句話分解動作,不另列動作名稱。有些傳人如楊振銘、李雅軒、曾昭然等,爲了便于教學,將十三句話又分解爲若幹動作名稱。但是,太極刀的動作名稱,不象太極劍那麽成熟。下面分爲兩組介紹:表十一的“名稱一”是陳炎林、蔣玉堃所傳,基本上對應于歌訣一。
表十二的“名稱二”是楊振銘、李雅軒、曾昭然所傳,對應于歌訣二。傅鍾文所傳刀勢與歌訣二的對應圖解見後述。沈壽先生還自編了《太極十三刀》九路八十一式,從略。
三、楊式太極刀對練
關于太極刀對練,楊氏傳有太極刀用法的《四刀贊》及《十二法》。此外有傅鍾文傳《楊式太極刀實用假設練習》,蔣玉堃傳《太極刀對打》。宋志堅傳《太極對刀》等,茲列其名稱如下。
四刀贊(亦名《四刀用法》)
斫剁刬(鏟) 截割 撩腕
十刀法(亦名《刀法應用譜》)
(1)劈肩 (2)裏剁腕 (3)紮腹 (4)外截腕
(5)刺腰 (6)外剁腕 (7)割喉 (8)上截腕
(9)砍腿 (10)下截腕
楊式太極刀實用假設練習(傅鍾文傳)
預備勢:甲乙持刀對立
(1)甲進步劈肩,乙閃身裏剁腕
(2)乙上步紮腹,甲提刀外截腕
(3)甲進步刺腰,乙掄刀外剁腕
(4)乙進步割喉,甲推刀上截腕
(5)乙披身砍腿,甲提步下截腕收勢:甲乙提膝抱刀收勢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