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

說說不用力 ---寫給打太極拳不為習武只為健身的朋友(之九)

摘至 說說不用力---寫給打太極拳不為習武只為健身的朋友(之九)

作為武術,傳統太極拳十分重視勁(或稱勁力)。勁在太極拳裏有特定的含義。不為練武只為健身的習練者,只是每天打打套路,也涉及到勁的問題,捋有捋勁,按有按勁,蹬腳有蹬腳的勁,出拳有出拳的勁,以腰帶動得用腰勁,等等;不過,由於不習武,不涉及與技擊相關的問題,因而不必過多考慮這一作為特定概念的勁字。應當考慮並特別注意的是不用力三個字。
只要是打套路,有一種力就不能不用,這就是為準確完成每一招式、確保姿勢正確、維持動作穩定與動作自然而在生理上所必需的力。這樣的力不用的話,就打不成太極拳了。所謂不用力,說的是:行拳時,除了上述生理上所必需的力以外,主觀上不再額外用力。
上述生理上所必需的力的一大特點是不影響血脈流通。而額外用的力,也稱拙力,則會引起某些肌肉緊張,產生僵滯,使相關部位血脈受阻。
打套路時,不管做哪一動作,主觀上應儘量一點力也不用,越輕越好。認真按技術要求做就是了,每理想地完成一個動作,手眼身法步到位了,也就把全身各部位為完成該動作生理上所必需的力用上了,自然而然,水到渠成。
做一個動作生理上該用什麼樣的力,一般人可能說不好也說不全,但只要把動作做好,就可能不自覺地把所需的力使出來,而且周身會配合得很好。這種能力是人通過從小到大的實踐活動獲得的。一些平時不常做的動作,一時可能做不好,只要細心琢磨技術要求,反復觀看錄影資料,求教於人,多多練習,定能做好。存在的潛力不愁開發不出來。
不用力與正確的身形關係密切。僅舉例說明一下,《太極拳之練習談》裏說,虛靈頂勁是“若有物頂於頭上之意”。試想,頭上頂個物件情況下打套路,怎能不輕而又輕?敢用力嗎?又如“沉肩垂肘”和“松腰松胯臀部內斂”,前者保證了上肢放鬆,後者不僅放鬆腰胯,還有助於圓襠,有助於下肢關節放鬆,而不用力以全身放鬆為基礎。初學者往往只是在預備式裏考慮頭頸怎樣,腰胯如何,等等,打起拳來卻不注意這些全過程都應保持的要點了。這不對。

1 則留言:

  1. 把勁與力分開,有助於學習太極拳。太極拳把通常勞作用的力稱爲拙力,它認爲這種肌肉發達的力對於拳術來說是笨拙的力。它雖然在勞作中是必須的,但在太極拳的運動中卻是十分有害的。經過一段訓練後,拙力會慢慢退去,但在應用中不自覺的還會用上本能的力,此時的力與鬆軟糅雜在一起,故此,練家們給之起了個名字,稱之爲“濁力”,即渾濁的力。一般來說,除非那種把松柔掌握的極爲純熟的高手,絕大多數練家其實都會不由自主的用“濁力”,別聽他人講的多動聽用勁,這個“濁”一般人是不能免的。
    以上是网上文章供參考,是否正確,靠大家分析,不才則認為,要像魏老或汪老能能坐在發人的,才稱得上懂勁,曾有人問汪老坐在椅上發人,勁從那裹來,他回答:從後便來.

    我反研究勁是什麽,以下王宗嶽所提說及:

    王宗嶽

    太極勁不是平常所說的力,太極拳不用力;太極勁不是氣功,不是內氣外放。外家拳是氣功加拳術,太極拳也講氣,也要求打通七經八脈,也要求“往來氣貼背”,肌體放鬆到一定程度,氣不練自在,不請自來。有了氣,內氣充足,但並不等於有了太極勁。太極勁的訓練是最難的,有了太極勁,才進入了懂勁的階段,也即進入了太極之門,懂勁後,“暗識揣摩”,“由懂勁而接近神明”。
    愚總结來說,先要有太極之氣,才有本錢練勁,只是本人分析,匆見笑.
    學長共勉之. 謝

    回覆刪除